国家财政部、住建部联合开展的“2016年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”中,郑州市入选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。5月17日记者从郑州市规划局获悉,郑州已确定今年开建8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,计划2018年投运。
备受相关部门青睐,能够在众多城市竞争性评审中脱颖而出,郑州凭的是啥?地面上看不见,真金白银和大把的功夫不断往地下使,郑州图个啥?记者采访相关部门一探究竟。
先行先试经验颇丰
总说“郑州郑州,天天挖沟”,其实刚进入本世纪,郑州就在规划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。
2000年,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亲自主导规划建设郑东新区,前瞻性地在cbd副中心规划了综合管廊。
2010年2月起实施的《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》规定,“依附道路建设的地下管线,应当与新建、改建、扩建道路同步铺设;有条件的,应当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”。郑州市的试点工作主要在郑州经开区、郑东新区等区域。
2013年8月,我省地下管道综合管廊项目在郑州市经开区滨河国际新城正式启动。同年郑州市率先完成570平方公里、总长度2.3万公里的地下管线探测,建立了三维地下管线信息系统,“摸清”了管线底数。
2014年,郑东新区cbd副中心基础设施工程综合管廊工程开工,目前3.2公里主体工程完工。
今年2月,郑州航空港区双鹤湖中央公园项目正式开建,该项目的先期工程——中原地区大的地下管廊工程也正式开工。
地下综合管廊也叫做地下公共管沟,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,将电力、通讯,燃气、供热、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,设有专门的检修口、吊装口和监测系统,实施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、统一建设和管理,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“生命线”。
地下管廊继续挖不停
记者从郑州市规划局了解到,郑州开掘地下管道综合管廊的“脚步”正在加快。
2015年12月郑州市编制了《郑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》,提出了“大系统、小集中”的规划理念,协调与城市开发建设、地铁、隧道等大型设施建设的关系,终确定郑州市综合管廊“十字 环”的整体布局结构。规划2016-2020年郑州市建设214.3公里,其中2016年建设总长度58.6公里(含试点项目44.1公里)。远期至2030年规划建设综合管廊575.5公里。
郑州市目前已确定2016年新开工8个地下管道综合管廊项目,总长约44.1公里,总投资约59.5亿元,分为旧城改造、合村并城、新区建设三类。这8个项目均计划在2016年开工建设,2017年年底前竣工,2018年运营。
为何功夫用在“地下”
据悉,根据管廊的功能差异,每修建1公里需要花费8000万元到1.2亿元,地面空无一物,却是投入巨大。此外,综合管廊还需高成本维护。
一直关注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的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说,管廊的设计寿命是50年,经过检修加固达标后仍可使用,总体成本相对划算。就社会效益来说,地下管廊可以避免多次开挖带来的交通问题、路面损耗,也避免了管线开挖中误损等多个问题,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,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。
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帅旗认为,郑州市将真金白银的使用从城市建设的“地上”转向“地下”,是城市建设方式改变,更是执政理念的改变,是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,从城市发展的长远承载出发,这是一种不图“看得见”,一心为民的体现。
新确定的8个综合管廊试点项目
项目名称 规模(公里) 投资(亿元)
1.二七商业区 2.2 5.76
2.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南区 5.3 4.50
3.白沙组团 12.8 19.71
4.高铁会展商务区 2.8 3.76
5.园博园片区 5.6 9.02
6.惠济花园口组团 5.3 6.42
7.金水科教园区 6.9 6.78
8.马寨新镇区 3.3 3.55